7月25日,上海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。上半年,上海完成GDP 26222.15亿元,同比增长5.1%,增速与一季度持平,高于上海全年GDP增速5%的发展目标,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局面。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,上海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,保持稳定增长,展现出较强的韧性。
上半年,上海金融、工业等多个行业增速都很亮眼,但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,是信息服务业。上半年,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.6%,引领上海GDP增长。
信息服务业占上海GDP的七分之一,其趋势性信号意义极强——上海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悄然发生变化,一场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正在上演。
AI助力,信息服务业亮眼
长久以来,服务业都是上海经济的主引擎。从2022年到2024年,服务业占上海GDP比例分别为74.1%、75.2%、78.2%,呈逐年升高态势。今年上半年,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,占GDP比重达79.1%,再次刷新了纪录。
服务业可细分为信息服务、科技服务、金融服务、物流服务、生活服务等行业。今年上半年,上海服务业中多个细分行业表现不俗,例如金融业增势良好,上海地区证券营业部成交额、原保险费收入分别增长52.8%、6.2%;再比如房地产市场,上半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.6%,二手房成交量连续9个月保持在1.5万套荣枯线以上。
再看表现最为亮眼的信息服务业。上半年,上海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.6%,拉动GDP增长1.7个百分点,在各行业中贡献最大。在今年3月的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,上海宣布已全面形成电子信息、汽车、高端装备、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,信息服务业早已成为上海新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聚集着大量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的张江科学城。李茂君摄
而且,上海信息服务业的增速还在不断加快。上半年,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.4%,较全国高出了6.1个百分点,较一季度增速也提高了5.9个百分点,足以看出二季度该产业发展之迅速。
对信息服务业突飞猛进的原因,据政府部门相关人士介绍,这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和平台经济放量增长有关。“算力、大模型等新兴的服务产业正在带动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。”
一方面,在平台经济方面,上海近年来涌现出拼多多、小红书等头部互联网平台,还汇聚了美团、京东等大厂,产业链生态日趋完善,直接助推了上海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增长。
另一方面,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,为上海的信息服务业再添“一把火”。集成电路设计是提升算力、支撑大模型发展的底层技术。上海曾经在上世纪末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,近两年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也逐步发力。根据世界集成电路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,2025中国集成电路创新百强企业中,上海企业上榜最多,有23家,而且大部分企业都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。
从这一点上来看,上海的制造业基础正在与高端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,传统制造业有转型升级的需求,而高端服务业也需要落地场景,两者优势互补,相互促进。
工业提速,升至近两年最高
与高速增长的信息服务业相呼应,上海的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产业的增速也十分迅猛,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了11.7%和12.3%。
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下,上海工业生产正在提速。上半年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.6%,较一季度加快了2.1个百分点,升至近两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从历史趋势看,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在2024年7月达到了低点后,开始不断提升,呈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。
尽管5.6%的增速在全国并不算高,但对于上海这样体量的经济大城来说,保持工业与GDP发展同速殊为不易。上海以工业立市,工业一直是上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和纽约、东京、伦敦等同等级的国际化城市相比,上海的工业产值占比一直很高。
从动能看,上海推动工业增速回升,靠的还是新质生产力。今年上半年,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9.1%,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.7%,皆呈现出高速增长之势。
细分来看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3.9%,新能源产业增长12.5%,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.7%。部分工业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。上半年,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1.3倍,微型计算机设备、电子元件、笔记本计算机、工业机器人产量增幅都在10%以上。
2025年5月,上海举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。李茂君摄
近年来,上海反复强调工业的重要性,但发展壮大工业,不是要把迁出的制造业回流,而是要进行新旧动能的切换。当新一轮科技革命袭来,上海正迎来史无前例的机遇期,AI技术、人形机器人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未来产业亟待挖掘。尽管工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,上海正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制造业,用耐心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,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。
根据2024年上海发布的《上海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》,到2027年,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25%以上,工业总产值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,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%。
外贸反转,出口韧性增强
新旧动能的切换,也体现在需求端上。上半年,投资方面,上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.2%,其中工业投资增长最快,达到了19.8%;消费方面,一系列消费活动和以旧换新政策发力,上海社零总额同比增加1.7%,扭转了一季度负增长态势;外贸方面,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.15万亿元,同比增长2.4%,体现了上海经济的韧性。
在“三驾马车”中,外贸的由降转增最为可贵。上半年全球外贸形势复杂多变,今年一季度,上海进出口增速曾出现负值。不过,经过二季度的稳外贸、拓市场,上海外贸顶住了压力,二季度实现进出口1.14万亿元,规模达到历史同期之最,且同比增长7.2%,创下近8个季度以来的新高。
分析二季度外贸逆势回升的原因,不乏有“抢出口”因素影响。
但新动能产品的拉动作用也不可忽视。上半年,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4.4亿元,约占全市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。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、电动汽车出口在全国的占比也都在10%以上。
部分新兴产品的出海也出现好兆头。例如手术机器人产品出口额增长3.9倍,不少都是欧美等高端市场的订单。6月份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5.5%,增速创下近23个月最高,上汽的混动车在海外市场销量大增。
第十一届中国(上海)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于2025年6月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。海沙尔摄
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工业转型,为上海增添了更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可能。上半年,上海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进出口增长7%,高于进出口整体增速,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发展成各自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,“小”企业也能有“大”作为。
从信息服务业的领跑、先进制造的升级,到高端产品的出海,新动能正全面发力,逐步替代上海经济发展的传统路径,将逐渐激发出巨大的转型潜能。
附: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
上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
2025年7月25日
上半年,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、市政府工作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生产需求稳中有升,新动能新产业持续壮大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民生福祉有效保障。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22.15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1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36.54亿元,增长1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5445.91亿元,增长3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20739.70亿元,增长5.4%。
一、工业生产增速加快,先导产业领先发展
上半年,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0%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.6%,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.1个百分点。从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.7%,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.1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.3%,汽车制造业增长10.2%。
上半年,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.1%,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.5个百分点。其中,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.3%,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.7%,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4.4%。上半年,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.7%。其中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3.9%,新能源产业增长12.5%,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.7%。上半年,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1.3倍,微型计算机设备、电子元件、笔记本计算机、工业机器人和半导体存储盘产量分别增长14.7%、13.4%、13.1%、11.9%和8.9%。
二、第三产业增长较快,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
上半年,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。其中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637.29亿元,同比增长14.6%;金融业增加值4500.81亿元,增长8.8%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36.72亿元,增长6.3%;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110.26亿元,增长2.4%。
三、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扩大
上半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.2%。分领域看,工业投资增长19.8%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.8%,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.9%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95.64万平方米,增长1.6%,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.8个百分点。
四、市场销售增速回升,以旧换新商品消费保持活跃
上半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.41亿元,同比增长1.7%,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.8个百分点。其中,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.4%。从类别看,限额以上单位中,家具类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、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.8%、18.7%、9.3%,体育、娱乐用品类增长27.8%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63.9%,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.3倍。
五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,地方财政收支增长
上半年,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6.6%。其中,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28.6%,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23.0%,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54.4%。6月末,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.90万亿元,同比增长7.5%;贷款余额12.85万亿元,增长8.4%。上半年,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4.44亿元,同比增长0.2%;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89.06亿元,增长13.5%。
六、消费价格基本稳定,民生福祉保障有力
上半年,全市居民消费价格(CPI)比上年同期上涨0.1%,与一季度持平,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.5%。6月份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.2%。上半年,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.8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.0%。6月份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.2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.6%。
上半年,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5元,同比增长4.6%。其中,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.5%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.8%。上半年,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.2%。
总的来看,上半年,全市经济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显现。同时也要看到,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,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,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。下阶段,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着力打好宏观政策“组合拳”,进一步激发市场新活力、培育发展新引擎,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,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。
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